如今,無人機不只是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,更在諸多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。未來,無人機要想提升市場表現,實現價值增長,還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持續升級,并找到價值釋放的關鍵點。近年來,無人機廣泛用于航拍、巡檢、測繪、植保、救援等領域,產業發展迅速,市場穩步增長,是當前最受關注的科技“新星”之一。當前,無人機行業正逐漸走向成熟,未來無人機的價值鏈如何實現新的升級,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。
1.融入產業鏈發展
無人機市場的火熱,吸引了一大批入局者進入這個行業。然而,資本的力量并不能簡單等同成市場的認可,無人機要想“飛”得更高、“飛”得更遠,必須要從長遠角度考慮,從整個行業發展的高度來正確籌劃產品研發與市場布局。如今,無論是航拍,還是農業植保、電力巡檢等領域,對于無人機的應用越發認可。實際上,無人機為這些行業帶來的,不僅是匹配時代元素的科技感,更多的是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與全新可能。因此,無人機行業未來想要實現更好地發展,就應當加強行業資源整合,避免同質化競爭與低端化趨勢,走差異化、品質化道路。另一方面,政府也需要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建設,強化法律監管力度,完善相關法規與措施,為無人機行業發展引好路、把好舵。就無人機企業來說,需要綜合考慮目標市場的實際情況,將研發戰略、市場戰略與目標市場的各個環節進行對接,不斷提升專業性,通過細化市場來尋求新增長點,以融入產業鏈發展,實現在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的正確布局。
2.推進智能化升級
雖然無人機應用愈發廣泛,市場廣度不斷延伸,但是傳統無人機存在的痛點也是明顯的。業內人士表示,傳統無人機續航能力欠佳,短短10多分鐘就需要更換電池,在效率與便利性上都難以令人滿意。此外,傳統無人機操控較為復雜,對于飛手的要求較高。許多無人機都需要依賴遙控器操作,自主性能較低,智能化程度不足。因而,無人機要向繼續提升產品價值,就必須注重自主飛行能力的強化,向智能化加快發展。目前,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崛起,包括機器視覺、圖像識別、人臉識別和語音交互等技術都取得了長足進步,這些技術能夠幫助無人機完善消費性控制系統、導航與路徑規劃,完成更多功能性操作。除了人工智能技術,傳感器、控制器等關鍵組件也不斷優化,這對于無人機行業來說,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。通過持續推進飛控等主要技術升級,并深入融合人工智能技術,讓無人機實現“智商”和“精準度”的雙重提高,不僅能降低人力成本,緩解飛手緊缺局面,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,實現無人機服務企業和客戶的雙贏。
3.釋放大數據價值
在大數據時代,原始數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近年來,全球各國對于大數據的重視程度都不斷提高,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也持續提速。無人機要想實現價值升級,那么結合大數據理念,釋放傳統航拍、作業的數據價值,就是一條必選道路。一般來說,一次植保作業的飛行數據、一張地理測繪圖像,其本身的價值是有限的。但是無人機獲取數據信息的優勢十分明顯,其所能掌握、收集的信息體量顯然非常龐大。而將無人機獲取的數據轉化為新的服務,就可以放大其本身價值。所以,未來無人機將不再只是一個飛行工具或是作業工具,其更大的價值體現在數據的收集當中。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性能的穩定,無人機將能夠獲取更為精確、豐富的有效信息,為無人機數據應用生態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撐。當然,“無人機+大數據”潛力十足,但是要想真正實現也并非易事。首先,由于無人機的應用具有很顯著的行業性,各類不同領域的數據基本不會融合應用。此外,無人機數據收集終端、數據傳輸技術等還處于起步階段,數據來源也相對較少。因而,無人機與大數據的“1+1>2”,還需要時間來逐步推進。
(文章來源:微信公眾號“AOPA無人機”)